保命藥入醫保 迫在眉睫
  顧德寧
  昨日揚子晚報報道,省人社廳明年擬將國產伊馬替尼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療費用會降低一半以上。去年,江蘇醫保已將3種抗腫瘤治療藥品(簡稱“特藥”)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
  癌症等疾病患者的保命救命藥長期維持虛高價格且不能進醫保,與我們追求的社會公平正義和醫療服務宗旨背道而馳。最近有一件事在網上引發熱議。2002年,陸勇被檢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服用名為“格列衛”的抗癌藥,每月藥品花費達23500元,醫保不報銷。後來,他自購和幫別的患者代購印度仿製“格列衛”,不僅每月省去2萬多元藥費,還意味著生存希望大增。但這種仿製藥並未獲得國內藥監部門的審批,屬於“假藥”。陸勇因此被提起公訴。目前已有300多名白血病患者聯名寫信,請求司法機關對陸勇免予刑事處罰。
  這個案例提醒我們,在我國,對保命救命的進口藥品虛高定價亟待解決;對國外研製的這類藥一旦可以仿製,我國就要立即生產,把價格降下來;即使還在知識產權保護期,也可考慮啟用“藥品專利強制許可”等。這類保命救命藥要不分對象地納入醫保。目前,能夠受惠的只是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對象,而新農合的參保人員暫未受惠,將這些“特藥”納入新農合,也不能再等了,人命關天。
  救助管理 應該多點“溫度”
  梅劍飛
  冬至來臨,天寒地凍。媒體昨天報道,露宿南京街頭的安徽人老崔,前日早晨在安德門被髮現時肢体冰涼,沒了呼吸。這個消息讓南京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嘆息又無奈。
  輿論對救助站工作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不見得客觀。實際上救助站一直在做主動救助工作,但效果不佳。儘管救助站本可成為無著落人員在寒夜中的避風港,但很多人卻選擇拒絕。“我們不想把時間耗在救助站里。”這是部分民工的心聲,也是救助工作面臨的尷尬。
  既然有些人不想把時間耗費在救助站,有關部門就應該設法關註他們的訴求。救助站一己之力不足以滿足他們的心愿,需要政府部門協調勞動保障等部門的力量,主動為他們提供就業求職信息。如此,有的人走投無路之際,接受救助,還意味著可以找到工作和尊嚴。
  還有些人擔心救助時間有限制,超過期限會被遣送回老家,說明現有救助政策是不是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比如適當延長救助時間,以及擴大站外救助覆蓋面等。所有措施都應有針對性地完善救助細節,以解決特殊人群生存的後顧之憂。救助工作永遠都在進行時,這項制度的善意和溫暖,需要在更多層面去持續豐富。
  檢察院訴環保局 體現真正的法治
  吳杭民
  據媒體22日報道,貴州金沙縣環保局近日因“怠於處罰”污染企業被檢察院告上法庭,成為全國首例由檢察機關提起的行政公益訴訟案。
  環保問題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中的一大“瓶頸”,原因當然不少,但與一些環保執法部門不想管、不去管、不敢管,有著密切聯繫,更有不少環保部門官員,與污染企業狼狽為姦,乾著不可告人的勾當。職權範圍的處罰職責,為何自己卻輕易放棄?如此不作為甚至是明顯的包庇行為,還能保護好當地環境嗎?金沙縣檢察機關提起的這起全國首例行政公益訴訟,無疑將在法治史上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值得點贊。
  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是很多法規成為“一紙空文”的癥結所在。在環保領域,這個問題尤為突出。明年1月1日,歷經數次審議,被譽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法》將正式施行。但如果環保執法部門睜眼閉眼,不去管、不敢管,法律還是“牆上的風景”!從這層意義上說,檢察機關依法對環保部門因行政不作為提起行政公益訴訟,一方面是在維護法律尊嚴,另一方面,更是在經濟新常態下實施法律監督的有益、有力嘗試。  (原標題:零點快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f62rfwyx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